钱。

炎热的夏日在叮叮当当的驼铃声中走入尾声,临近八月,赵小米在她大哥大嫂和二哥二嫂的陪伴下带着爹娘置办的嫁妆走进敦煌城。

隋玉也给亲友通知了喜讯,她跟隋良这边没什么亲人了,赵西平的亲人都在老家,来帮忙准备宴席的人都是军屯里的邻居。

婚期的前三天,秦大顺两口子、孙大娘、冬子娘、腊梅嫂子,以及杜婶子过来帮忙买菜择菜,隋玉还请了个儿女双全、父母俱在的妇人过来帮忙缝喜被、妆点嫁妆。

八月初一,隋家待客,黄安成和宋娴两口子在这日充当赵西平这边的亲戚过来吃饭,宋娴送赵小米两尺绯色绸子。

“我们是商户,不能穿绸布,但穿在里面也不妨事,除了自家男人,也没旁人知道。”宋娴悄悄跟赵小米嘀咕,“绸子做肚兜又轻薄又清凉,你会喜欢的。”

赵小米有些脸红,总觉得她的话里还有其他意思。

隋玉走进后院,喊:“开席了,快出来吃饭。”

宋娴冲小米一笑,拉着她往外走。

“成一家人了就是不一样,亲亲热热的,看得我眼酸。”隋玉半是好奇半是打趣,问:“你俩凑一起嘀嘀咕咕啥呢?”

宋娴笑了笑不说话,赵小米支吾两声,说:“婶婶送我两尺绸布。”

隋玉了然,她看宋娴一眼,笑骂道:“不正经。”

“我做什么了?送两尺绸布就不正经了?”宋娴笑得越发开怀,“莫不是你也穿绸布了?”

隋玉没理她。

经这一闹,赵小米心底的紧张感消失了大半,她走进前院,大大方方地接受众人的祝福。

席散,赵西平兄弟三个抬出嫁妆,便桶、木盆、被褥、皮毛这些能用骆驼驮就用骆驼驮,木床、水缸、箱笼、桌椅板凳这些大件东西则是人抬。

赵大嫂和赵二嫂站在檐下看着,说不羡慕是假的,赵小米出嫁带双份嫁妆,算是村里的头一份。有些姑娘嫁人,把在家穿的旧衣裳一裹就去了婆家,她们妯娌俩嫁人,也只是带了两身新衣裳和两个衣箱,比不得赵小米。

“三弟妹,小米去了婆家,你那里岂不是少了人帮忙?”赵大嫂问,“我家大丫八岁了,在家能干的很,我送她来给你帮忙。”

隋玉摆手,说:

章节目录